成语解释:
- “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之省。古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资质。《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清 朱之瑜 《勿斋记》:“生知安行者,古今之所共貴,而人生之所大願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 東王 具生知安行之資……功烈邁乎前人,恩威超乎後世。”
结构用法:- 生知安行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
- 例:《太平天国·行军总要》:“东王具生知安行之资……功烈迈平前人,恩威超乎后世。”
引经据典:-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单字详解:- 生(shēng):1.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 2. 造出:~产。 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 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 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 12. 不熟练的:~手。 13. 未经炼制的。~铁。 14. 硬:态度~硬。~吞活剥。 15. 甚,深:~怕。~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 19. 词尾:好~休养。 20. 姓。
- 知(zhī):1.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安(ān):1.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 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 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 5. 装设:~置。~家立业。 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 7.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 8. 姓。
- 行(xíng):1.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2. 出外时用的:~装。~箧。~李。 3. 流通,传递:~销。风~一时。 4. 从事:进~。 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 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径。品~。言~。操~。~成于思。 7. 实际地做:~礼。~医。~文。 8. 可以:不学习不~。 9. 能干:你真~。 10. 将要:~将毕业。 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金”、“木”、“水”、“火”、“土”)。 12.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 13. 汉字字体的一种:~书。 14. 姓。
英文翻译:Sheng Zhi an 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