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叠见杂出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重复出现
引经据典:- 《明史·刘茞传》:“今民穷财殚,府藏虚罄,水旱盗贼,星象草木之变叠见杂出。”
单字详解:- 叠(dié):1.重复,累积:重(chǒng )~。层见~出。~罗汉。~韵。~嶂。~翠。 2. 摺:摺~。铺床~被。 3. 乐曲的重复演奏:阳关三~。
- 见(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 杂(zá):1.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私心~念。 2. 混合:夹~。混~。~交。
- 出(chū):1.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3. 离开:~发。~轨。~嫁。 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5. 发生:~事。 6. 显露:~现。~名。 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席。~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10. 显得量多:这米~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