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声威大震是一个主谓式结构的成语。用作褒义。多用来形容军事或群众性的生活;表示声势极大。一般作谓语。
- 例:1947年3月;我军在青化砭首战告捷;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我军声威大震。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声威大震。”
单字详解:- 声(shēng):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 威(wēi):1.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  2.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  
-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  6. 敬辞:~作。~名。~手笔。  7. 时间更远:~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 震(zhèn):1.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夷伯之庙”。~霆。  2. 雷:“烨烨~电。”  3.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撼。~荡。~颤。~响。~动。声~遐迩。  4.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地~。身子不由得一~。  5. 特指“地震”:~灾。~源。~中。~级。~情。防~。抗~。余~。  6. 〔~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  7.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惊。~怒。~骇。~慑。  
Gain resounding fame
- 李自成的队伍不断壮大,真是兵强马壮,横扫千军,声威大震。
- 我军在这一战役中旗开得胜,声威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