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引手投足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例:明·李贽《复顾冲庵翁书》:“公独鳌钓通海,视等乡邻,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
引经据典:- 语出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单字详解:- 引(yǐn):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 退却:~退。~避。 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手(shǒu):1.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2. 拿着:人~一册。 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6. 小巧易拿的:~枪。~册。
- 投(tóu):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 2. 跳进去:~河。自~罗网。 3.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 4.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 5. 发向:~射。~影。 6. 寄,递送:~递。~稿。 7. 合:~合。意气相~。 8.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
- 足(zú):1.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 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 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 4. 完全:~以。~色。 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 6. 增益:以昼~夜。
英文翻译: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