膂:脊骨。股:大腿。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心、膂、股、肱都是人体的重要部分,比喻亲近得力之人。
伈伈:小心恐惧的样子。睍睍:也作“伣伣”,眼睛不敢睁大的样子。小心害怕或低声下气的样子。
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指邪恶的鬼怪。
胁肩:耸起肩膀;累足:并着双脚。缩着肩膀,重迭着脚(不敢正立)。形容恐惧的样子。
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观察时机估计力量。 唐 司空图 《题东汉传後》:“君子救時雖切,必相時度力,以致其用。”
互相模仿效法。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聖人之道,遂以蕪塞相倣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説、傾詐之謀、攻伐之計。”
指顺遂心愿,合乎心意。
比喻书画用笔生动矫健。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卷三:“字畫飛動如翔鸞舞鳳,非世間筆也。”
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