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身外之物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宾语。
- 例:名利终究是身外之物;一个人的品行才是要紧的。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元·蒋子正《山房随笔》引刘改之(过)诗:“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候。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尊酒伴风流。”
单字详解:- 身(shēn):1.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 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 5. 孕,娠:~孕。 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 外(wài):1.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 3. 指“外国”:~域。~宾。~商。 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 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 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7. 关系疏远的:~人。 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 之(zhī):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 物(wù):1.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2. 内容,实质:言之有~。 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英文翻译:mere worldly possessions; external things
- 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能一味求之。
- 钱财乃身外之物,犹如过眼烟云,切不可过分追求。
- 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要只为了挣钱而损坏了身体。
- 钱乃身外之物,我们不要把它看得过重。
- 名利终究是身外之物,一个人的品行才是要紧的。
- 他从不把钱财放在心上,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身外之物。
- 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在我眼里如同烟云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