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伏伺;觊觎。
详细解释:
  • 伏伺;觊觎。

    《新唐书·陆贽传》:“虽数贡奉,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 明 宋濂 《莆田黄处士暮铭》:“郡南有僻壤,盗常狙伺以剽行旅。” 章炳麟 《讨满洲檄》:“虏既利其虚名,因以自扇威虐,狙伺所及,后盗贼而先士人。”

单字详解:
  • 狙(jū)1.古书上说的一种猴子。  2. 窥伺:~伺(暗中窥伺)。~刺(伺人不备,突然行刺)。~诈(诡诈)。~击(伺人不备,突然袭击)。  
  • 伺(sì)1.观察,侦候:窥~。~机。~察。~应(yìng )(等候响应)。  
百科释义:【拼音】jū sì【注音】ㄐㄨ ㄙˋ【条目】狙伺【引证解释】伏伺;觊觎。《新唐书·陆贽传》:“虽数贡奉,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 明 宋濂 《莆田黄处士暮铭》:“郡南有僻壤,盗常狙伺以剽行旅。” 章炳麟 《讨满洲檄》:“虏既利其虚名,因以自扇威虐,狙伺所及,后盗贼而先士人。”英文翻译:reconnoiter in se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