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ǎn
shí
📢
基本解释:
  • 圹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
详细解释:
  • 圹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 雷鼓 铜漏, 海梁 窆石。” 清 叶襄 《禹陵》诗:“窆石虫书古,穹碑鸟篆工。”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古迹·窆石》:“ 会稽 禹庙 ,后坐 镜湖 ,前对 宛委山 ,地甚宏敞,而无 唐 宋 旧碑,惟窆石为最古。”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与君同时 杜拾遗 ,窆石却在 瀟 湘 湄。”

单字详解:
  • 窆(biǎn)1.下葬:“及~,执斧以莅匠师。”  2. 墓穴;坟茔。  3. 古代用来牵引棺椁下墓穴的石头。  4. 古通“贬”,减损。  
  • 石(shí)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英文翻译:Stony 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