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构成:偏正式:哀(思
详细解释:- 悲伤;悲愁。 - 《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 孔颖达 疏:“乐音悲哀而愁思,言亡国之时民必哀思,故乐音亦哀思。”《史记·万石张叔列传》:“长子郎中令 建 ,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隋书·道悼王纶传》:“ 温 好学,解属文,既而作《零陵赋》以自寄,其辞哀思。” 
- 悲哀的情思。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志不出於淫荡,辞不离於哀思。” 清 顾炎武 《过李子德》诗之三:“侠气凌三辅,哀思叫九閽。” 
- 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  阿英 《哀悼李克农同志》:“回溯往事,我怎能不热泪盈眶,哀思无限!” 
- 哀(āi):1.悲痛:悲~。~求。~叹。~鸣。~思。~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  2. 悼念:~悼。默~。  3. 旧时称死去母亲:~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母丧的人)。  
-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2. 想念,挂念:~念。~恋。相~。  3. 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4. 姓。  
对死去的人的无限思念,怀念之情。
英文翻译:grief-stricken thoughts; mourning
- 那一束束白花,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哀思。
- 束束白花寄寓着亿万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
- 清明节,我们在爷爷的坟墓前摆放了一束鲜花,寄托我们无限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