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嘎巴"是一个多音词,有2个读音:
[ gā bā ]- 形容树枝等折断的声音:~一声,棍子折(shé)成两截儿。
 
[ gā ba ]  词语构成:附加式
详细解释:象声词。形容树枝等折断的声音。
方言。附在器物上的干了的粥、糨糊等。如:衣裳上还有粥嘎巴儿。
方言。黏的东西干后附在器物上。如:饭粒都嘎巴在锅底上了。
 单字详解:- 嘎(gā):1.〔~~〕象声词,形容鸭子,大雁等的叫声。  2. 象声词,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汽车~的一声刹住了。  
 - 巴(bā):1.粘结着的东西:泥~。锅~。  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  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  4. 盼,期望:~望。  5. 张开:~着眼睛。  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  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  8. 词尾,读轻声:尾~。嘴~。  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  10. 气压的压强单位。  11. 压强单位。  12. 姓。  
 
 百科释义:嘎巴,汉语词语,象声词,形容树枝等折断的声音 ;或纸张清脆的响声
英文翻译:G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