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ǎi
yáng
cháo
📢
基本解释:
  • 习称“海潮”。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海面水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一般一地的潮位每昼夜有两次涨落:一次在白天,称为“潮”;一次在晚上,称为“汐”,合称“潮汐”。
单字详解:
  • 海(hǎi)1.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  5. 漫无目标地:~骂。~找。  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  7. 特指中国上海:~派。  8. 姓。  
  • 洋(yáng)1.比海更大的水域:海~。  2. 广大,众多,丰盛:~溢。~~。  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  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结合。  5. 银元:大~。~钱。  
  • 潮(cháo)1.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水。~汐。涨~。落~。~汛。~流。~涌。  2. 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热~。新~。~红。~热。心~澎湃。  3. 湿:~气。返~。~湿。  4. 方言,技术不高:手艺~。  
  • 汐(xī)1.夜间的海潮:潮~。  
英文翻译:ocean t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