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zhài
📢
基本解释:
  • 一种军用障碍物,把树木的枝干交叉放置,用来阻止敌人的步兵或坦克。因形状像鹿角而得名。也作鹿寨。
详细解释:
  • 军营的防御物。

    茹志鹃 《百合花》:“战斗开始后的几十分钟里,一切顺利,伤员一次次带下来的消息,都是我们突破第一道鹿砦,第二道铁丝网,占领敌人前沿工事打进街了。” 李瑛 《海上》诗:“脚下,波涛的鹿砦绊不倒他;头上,雨的绳缆也索不住。”参见“ 鹿角 ”。

单字详解:
  • 鹿(lù)1.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2.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空虚。”  3. 粗,粗劣:~裘。~布。~床。  4. 姓。  
  • 砦(zhài)1.同“寨”。  
百科释义:鹿砦:用伐倒树木构成、形似鹿角的筑城障碍物。古称鹿角砦。有树干鹿砦和树枝鹿砦两种。通常设置在森林边缘、林间道路和有行道树的道路上。英文翻译:aba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