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亭五首(并叙) 苏轼
  •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
  •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
  • 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
  • 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
  • 季常自尔不复杀,而岐亭之人多化之,有不食肉者。
  • 其后数往见之,往必作诗,诗必以前韵。
  • 凡余在黄四年,三往见季常,而季常七来见余,盖相従百余日也。
  • 七年四月,余量移汝州,自江淮徂洛,送者皆止慈湖,而季常独至九江。
  • 乃复用前韵,通为五篇以赠之。
  • 昨日云阴重,东风融雪汁。
  • 远林草木暗,近舍烟火湿。
  • 下有隐君子,啸歌方自得。
  • 知我犯寒来,呼酒意颇急。
  • 抚掌动邻里,绕村捉鹅鸭。
  • 房栊锵器声,蔬果照巾AA25。
  • 久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
  • 洗盏酌鹅黄,磨刀削熊白。
  • 须臾我径醉,坐睡落巾帻。
  • 醒时夜向阑,唧唧铜瓶泣。
  • 黄州岂云远,但恐朋友缺。
  • 我当安所主,君亦无此客。
  • 朝来静庵中,惟见峰峦集。
  • 我哀篮中蛤,闭口护残汁。
  • 又哀网中鱼,开口吐微湿。
  • 刳肠彼交病,过分我何得。
  • 相逢未寒温,相劝此最急。
  • 不见卢怀慎,烝壶似烝鸭。
  • 坐客皆忍笑,髡然发其AA25。
  • 不见王武子,每食刀几赤。
  • 琉璃载烝豚,中有人乳白。
  • 卢公信寒陋,衰发得满帻。
  • 武子虽豪华,未死神已泣。
  • 先生万金璧,护此一蚁缺。
  • 一年如一梦,百岁真过客。
  • 君无废此篇,严诗编杜集。
  • 君家蜂作窠,岁岁添漆汁。
  • 我身牛穿鼻,卷舌聊自湿。
  • 二年三过君,此行真得得。
  • 爱君似剧孟,扣门知缓急。
  • 家有红颊儿,能唱绿头鸭。
  • 行当隔帘见,花雾轻AA25AA25。
  • 为我取黄封,亲拆官泥赤。
  • 仍须烦素手,自点叶家白。
  • 乐哉无一事,十年不蓄帻。
  • 闭门弄添丁,哇笑杂呱泣。
  • 西方正苦战,谁补将帅缺。
  • 披图见八阵,合散更主客。
  • 不须亲戎行,坐论教君集。
  • 酸酒如齑汤,甜酒如蜜汁。
  • 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
  • 我如更拣择,一醉岂易得。
  • 几思压茅柴,禁网日夜急。
  • 西邻推瓮盎,醉倒猪与鸭。
  • 君家大如掌,破屋无遮AA25。
  • 何従得此

  •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诗词荐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