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偈 蔡卞
  •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 初心人三昧,迟速不同伦。
  • 色想结成尘,精子不能彻。
  • 如何不明彻,於是获圆通。
  •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 其觉不恒一,去何获圆通。
  • 触以所角明,无所不明触。
  •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 四维亏一半,支何获圆通。
  •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 心闻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 心闻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 初心汉有入,云何获圆通。
  • 鼻息本权机,只令摄心住。
  •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 若以火性观,坚碍非通达。
  •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为。
  •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 於恒沙动中,入微尘佛国。
  •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 救世悉安甯,出世获常住。
  •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 五根所水齐,是则通真实。
  •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 谁能留汝形,如切巧幻师。
  •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 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
  •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 今各人圆明,未来修学人。
  •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登。
  •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盘心。
  • 观世音□□,自余诸方便。
  •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原加被未来,於此门无惑。
  •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 及末劫沈沦,但心引根修。
  • 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 蔡卞(1048-1117),字元度,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紫金山(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赤岭自然村)人。北宋后期大臣,书法家。奸相蔡京胞弟、改革家王安石的女婿。政和七年卒,年七十。谥“文正”。南宋建立后,逝世的蔡卞受到胞兄蔡京的牵连,宋高宗赵构采纳谏议大夫任伯雨谏章,追贬蔡卞为单州团练副使。
    诗词荐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