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合,乾符三年登第。终谏议大夫。诗一首。
生平不详,南诏清平官。《全唐诗》存诗1首,见于《太平广记》卷四八三引《玉溪编事》。
郑据,唐,荥阳人,右龙武军长史。曾作七老会诗一首。
唐末至五代时人。好吟诗,多为粗鄙之句。事迹见《北梦琐言》卷七。《全唐诗》存诗6句。
名不详。《全唐诗》收《湘中怨讽》1首,录自《万首唐人绝句》卷九五。
郑师贞,生卒年不详。郡望荥阳(今属河南)。敏捷超群,闻名于时。曾应进士试。娶宪宗元和间邕管经略招讨使李位之女为妻。事迹见《柳河东集》卷一〇《李位墓志》。《全唐诗》存诗1首。
曾应进士试。代宗大历初在湖州,与卢幼平、皎然等联唱。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事迹散见皎然等《秋日卢郎中使君幼平泛舟联句》、《文苑英华》卷一八八。《全唐诗》存诗1首、联句1首。
为王世充御史大夫。太宗围城时,乞为浮屠,世充恶而杀之。诗一首。
郑嵎(约公元八五九年前后在世)字宾光(一作“宾先”)。其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末前后在世。大中五年(八五一年),他举进士及第。嵎著有《津阳门诗》一卷,《新唐书·艺文志》载称津阳为华清宫之外阙,嵎于逆旅中询父老以开、天旧事,为诗百韵,盛行于世。
巴峡鬼,唐代时期人物,生卒年不详。
韩濬,唐代时期人物,生卒年不详。
韩昭裔,唐代时期人物,生卒年不详。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穆宗长庆二年(822)登进士第。后复中宏词科。事见《元和姓纂》卷九、《登科记考》卷一九。《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夔,《全唐诗》一作藁。江南人。宣宗大中时进士。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六。《全唐诗》存诗1首。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高适北游蓟门,曾拜访王昌龄、郭密之,留诗去。天宝八年(749)任诸暨令,建义津桥,筑放生湖,溉田2000余顷,便利百姓。事迹见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二。郭诗刻在浙江青田县石门洞磨崖上,其诗“古淡近选体”(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五)。《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郭汭,唐代时期人物,生卒年不详。
郭圆,唐朝人。会昌(八四一至八四六)中检校司门员外郎,为剑南李固言从事。工书,尝书豫章冠盖盛集记。
含曦,唐元和、太和间长寿寺僧。诗一首。唐元和、太和间长寿寺僧。
古代将军名号,后为爵名。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晚唐诗人。武宗会昌二年(842),三乡有女子题诗于壁自伤身世,其后高衢与进士陆贞洞等人见此,皆赋《和三乡诗》。生平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唐诗纪事》卷六七。《全唐诗》存诗1首。
武后长安元年(701)时任博城县丞,作诗刻石于岱岳观。事迹见《金石录补》卷一六。《全唐诗》存诗1首。
生平不详。《全唐诗》收省试诗1首,首见录于《文苑英华》卷一八五。
范传质,唐朝元和进士第。诗一首。
房白,唐代时期人物,生卒年不详。
瀵水神,唐代时期人物,生卒年不详。
生平无考。《全唐诗》收诗1首。
智亮,大中中闽开元寺僧。尝袒膊行乞,号袒膊和尚。诗二首。
终南山翁,唐代时期人物,生卒年不详。
(923—977)五代宋间陈州沈丘人。本姓舒。通《左氏春秋》。事南唐李璟,为驾部员外郎。北周兵入淮南,命从齐王李景达救寿州,复舒、和、蕲三州。与监军使陈觉有隙,遂举寨降北周,为蔡州团练使。宋初,迁汀州防御使,改白皮兵马都监。
朱泽,生卒年不详。进士。约为武宗至懿宗间人。王轩于苎萝山感西施见形,后萧山郭凝素亦仿其行事,然寂尔无人。朱泽遂作诗以嘲之。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上。《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