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lún
📢
整理蚕丝。比喻筹划、处理国家大事。也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经纶"造句:
  1. 他虽有满腹经纶,但却缺乏表达。
  2. 凌教授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了。
  3. 我的语文老师是个满腹经纶的人。
  4. 他虽有满腹经纶,但没有机会施展抱负。
  5. 听了他这番话,我才知道他真是满腹经纶,学识极为渊博。
  6. 他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每次考试不用复习也能考满分,真厉害。
  7. 经过几十年的知识积累,李老师现在满腹经纶,博学多才。
  8. 我空有满腹经纶,无人赏识,只能徒自慨叹!
  9. 这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教授可谓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啊,是个功成名就的人,平时总是文质彬彬的。
  10. 近年来,一大批的博士生走上管理岗位,大展经纶
  11. 人家是"满腹经纶",他却是"满腹牢骚"。
  12. 经纶的人不只是学问好,而且也懂得经营与管理。
  13. 他虽满腹经纶;但所到之处;不露锋芒。
  14. 历史上不知有多少满腹经纶的人才被埋没了。
  15. 李白从小就博览群书,所以他满腹经纶
  16. 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17. 他是公认的大学问家,满腹经纶
  18. 老黄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人。
  19. 李教授经纶满腹,出口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