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字有2个读音,另见:
gū
 
 
“骨”: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象形。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 人和脊惟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胳(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甲骨文三例,均像人骨的样子,仅繁简不同而已,属象形。战国文字第一例,上像骨形,下增「肉」为形,以示为「人骨」;第二例和第一例相同,仅在骨内增添纹路,更像骨形,篆文 即承此形而来,由象形演变成从肉、冎声,而声符表义。隶书承自篆文之形,仅骨纹不同而已,不影响其音、义。楷书之形又贴近篆文之形。自战国文字以下诸形,都以肉为形,以冎为声。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即承此形而来,由象形演变成从肉、冎声,而声符表义。隶书承自篆文之形,仅骨纹不同而已,不影响其音、义。楷书之形又贴近篆文之形。自战国文字以下诸形,都以肉为形,以冎为声。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详细解释:
〈名词〉-   (会意。从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   同本义 [bone]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   人的躯干 [torso]。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dead]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   人的品质、气概 [character]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frame or forcefulness of a piece of writing]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   比喻刚毅正直 [resolute and steadfast;upright]。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   比喻瘦劲的书体 [vigorous]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又如:骨力
-   另见 gū
 
 
常用词组:
- 骨刺 gǔcì
 [spur] [医]∶关节边缘的骨赘
 不锻练容易长骨刺
-  骨董 gǔdǒng
 (1) [curio;antique]∶古器物。即“古董”
 (2) [triflings; trivials]∶琐碎的事物
 公人既无本领,只去理会许多闲骨董,百方措置思索,反以害心。——《朱子类语辑略》
 (3) [pout(ones lips)]∶鼓起;撅着
 骨董着这张嘴
-  骨朵 gǔduǒ
 [a stick-shaped weapon in ancient times] 像长棍一样的古代兵器,用铁或硬木制成,顶端瓜形
 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宵》
-  骨肥厚 gǔféihòu
 [hyperostosis] 骨组织(尤其颅骨组织)的过度形成
-  骨干 gǔgàn
 (1) [activitst;leading spirit in a group;backbone;mainstay;hard core]∶某事物的主要部分、主要支柱或最实质性的成分或部分
 服装商已被描绘成为中产阶级的骨干
 (2) [core]∶核心,中心,精髓部分
-  骨骼 gǔgé
 (1) [skeleton]
 (2) 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骨架,泛指保护内部器官、支撑软组织的骨架或多少有些软骨性的架子
 (3) 非脊椎动物体的类似骨骼的结构(如海绵针骨的网状组织、软体动物壳或节肢动物的几丁质或部分含钙的外壳)
-  骨鲠 gǔgěng
 (1) [fishbone]∶鱼骨头
 骨鲠在喉
 (2) [straight forward]∶比喻个性正直、刚健
 彼项王骨鲠之臣, 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史记·陈丞相世家》
-  骨鲠在喉 gǔgěng-zàihóu
 [have a fishbone caught in ones throat]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说出来,堵得难受
 这些话闷在心里多日了,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  骨化 gǔhuà
 [ossify] 形成或转化成骨
-  骨化 gǔhuà
 (1) [ossification]
 (2) 骨的形成过程,在膜状骨或软骨的基础上,首先在中心部有钙盐沉着形成骨化点,由此向周围产生新骨质,外被以骨膜,新产生的骨质不断破坏原来的类骨质,形成髓腔并逐渐改变外形
 (3) 转变成硬骨质的状况
-  骨灰 gǔhuī
 [bone ash;ashes] 人体经火葬或分解后的残余
 骨灰盒
 骨灰堂
-  骨灰盒 gǔhuīhé
 [cinerary casket] 存放尸体火化后骨灰的盒子
-  骨架 gǔjià
 (1) [scaffolding;framework]∶用作支持某物(如文学作品或有机体的一部分)的结构、基础或轮廓的支架
 这部小说的骨架已经搭好
 (2) [skeleton]
 (3) 高大建筑用以支撑外部墙壁并把负荷和应力分散到基础之上的钢架或混凝土支架
 (4) 动植物(或动植物某部位的)支撑性、保护性架子或结构
-  骨节 gǔjié
 (1) [joint]∶骨骼
 (2) [scleromere]∶骨骼的一个节,相骨相接之处
-  骨科 gǔkē
 [orthopaedics] 矫形外科学,主要指儿童骨骼的畸形的矫正或预防;泛指治疗任何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科室
-  骨刻 gǔkè
 [bone sculpture] 用骨头作的雕刻
-  骨力 gǔlì
 (1) [strength]
 (2) 雄健的书法的笔力
 对联上的几个字写得很有骨力
 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有及者。 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晋书·王献之传》
 (3) 力气
 大无骨力,角翼不颈,则以大而服小。——汉· 王充《论衡·物势》
 (4) [stout] 〈方〉∶硬挺;结实
 这把伞真骨力
 这老头儿八十了,身子骨(gǔ)还挺骨力
-  骨立 gǔlì
 [thin] 形容人形貌极为消瘦
 憔悴骨立
 子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寝不食,以至骨立。——《列子·仲尼》
-  骨料 gǔliào
 [aggregate]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粗骨料是碎石或砾石,构成混凝土的骨架。细骨料是砂子,填充粗骨料之间的空隙
-  骨瘤 gǔliú
 [osteoma] 病名。骨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
-  骨牌 gǔpái
 [dominoes] 娱乐用具,用骨头、象牙、竹子或乌木制成,每副32张,上面刻有2—12的点子
-  骨盆 gǔpén
 [pelvis] 人和许多脊椎动物的骨骼盆状结构,它由髋骨、骶骨及尾骨围成
-  骨气 gǔqì
 (1) [moral integrity]∶体貌气质。后多指刚强不屈的人格及操守
 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谈骨气》
 (2) [vigour of the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喻书法的笔力和雄健的气势
 字写得很有骨气
-  骨肉 gǔròu
 (1) [body]∶身体
 骨肉归复于土。——《礼记》
 (2) [flesh and blood]∶骨和肉
 (3) [intimate;kindred]∶比喻至亲
 亲生骨肉
 骨肉关系
 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此之谓骨肉之亲。——《吕氏春秋·精通》
 恨透了秦始皇,说他无缘无故筑什么万里长城,害得人家骨肉分离。——《孟姜女》
-  骨肉相连 gǔròu-xiānglián
 [be bone of ones bones and flesh of ones flesh;be closely linked as flesh and blood] 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不可分离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和人民群众是骨肉相连的
-  骨瘦如柴 gǔshòu-rúchái
 [thin as a lath;be skin and bone;be reduced to mere skeletons;have emaciated limbs] 形容消瘦到极点
 延及岁余,奄奄待尽,骨瘦如柴,支枕而卧。——《警世通言》四回
-  骨髓 gǔsuǐ
 (1) [marrow]∶一种软而富含各种血细胞的结缔组织,占据大多数骨的骨髓腔和网眼部分
 (2) [wealth]∶比喻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清· 黄宗羲《原君》
-  骨炭 gǔtàn
 [drop black;animal charcoal;bone black] 骨燃烧后生成的炭样物质;尤指在用作脱色剂后再生的
-  骨头 gǔtou
 (1) [bone]∶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磷酸钙
 (2) [character]∶比喻人的品质
 硬骨头
 (3) [sarcasm]〈方〉∶比喻话里暗含着的不满、讽刺等意思
 他的话里有骨头
-  骨头架子 gǔtoujiàzi
 [skeleton] 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骨骼,常用以形容极瘦的人
 瘦得只剩下个骨头架子
-  骨头节儿 gǔtoujiér
 [joints] 〈方〉∶骨节
-  骨血 gǔxuè
 [flesh and blood;progeny;posterity;offspring;descendant] 即骨肉、至亲(多指子女等后代)
 琼英年幼,家主主母只有这点骨血,我若去了,便不知死活存亡。——《水浒传》第九十八回
-  骨折 gǔzhé
 [fracture] 又名折疡。骨因外力而出现裂缝或断裂
-  骨殖 gǔzhí
 [bones of the dead] 遗骨、尸骨
-  骨子 gǔzi
 [frame;ribs] 物体中起支撑作用的架子
 扇骨子
 伞骨子
-  骨子里 gǔzilǐ
 (1) [in ones heart of hearts;in the bone;beneath the surface;to the marrow of ones bone]∶比喻内心或实质上(含贬义)
 真不知道他骨子里都想些什么东西
 (2) [between privates]∶比喻私人之间
 这是他们骨子里的事,你不用管
百科解释:
            骨,即骨骼,指人或动物肢体中坚硬的组织部分。                                                                            
英文翻译:
frame, framework;  skeleton; bone
“骨”字组词:
包含“骨”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骨”的字谜语有:
- 
城头月
(打一字)
- 
三桥重叠映清辉
(打一字)
- 
一曲相思遣老身
(打一字)
- 
下雨就滑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