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会意。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  害怕:~心。
-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金文二例,前例作 ,由「宀」、「茻」、「人」三字构成。从宀,示屋舍。从人从茻,示人在宀下,以茻艸上复下荐,会三字的寒冷之义;后例所从人,着其足形,下有「
,由「宀」、「茻」、「人」三字构成。从宀,示屋舍。从人从茻,示人在宀下,以茻艸上复下荐,会三字的寒冷之义;后例所从人,着其足形,下有「 」,像荐藉之物。战国文字三例,第一例从人在茻中,中有「
」,像荐藉之物。战国文字三例,第一例从人在茻中,中有「 」,示复荐之物;第二例承自金文第二例,从宀、从茻、从人,示人在宀下艸中,下有「
」,示复荐之物;第二例承自金文第二例,从宀、从茻、从人,示人在宀下艸中,下有「 」,示复荐之物;第三例承自金文第二例,强化延伸所从「茻」之下体,与所荐物「
」,示复荐之物;第三例承自金文第二例,强化延伸所从「茻」之下体,与所荐物「 」相结合。篆文承自战国文字第三例,变易复荐物形「
」相结合。篆文承自战国文字第三例,变易复荐物形「 」为「仌」,而许慎释为「冫」。隶书承自篆文,「茻」形变易为「
」为「仌」,而许慎释为「冫」。隶书承自篆文,「茻」形变易为「 」。楷书承之,下体「
」。楷书承之,下体「 」变易为二小点而定体。在六书,金文前例属于异文会意,金文后例以下,属于会意附加实形。
」变易为二小点而定体。在六书,金文前例属于异文会意,金文后例以下,属于会意附加实形。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 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   同本义 [cold]
 寒,冻也。——《说文》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乾为寒。——《易·说卦》
 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庄子·德充符》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又如:寒肃(寒冷肃杀);寒悄(冷气侵入);寒衾(冰冷的床铺);寒噤(由于天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
-   贫困 [poor;poverty-stricken]。如:寒门薄宦(穷家小吏);寒畯(贫寒的读书人);寒劣(贫弱无助的人);寒女(贫穷家庭的女孩)
-   卑微;低微 [petty and low]
 吾本寒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又如:寒官(下级官吏);寒品(出身寒微的人);寒族(寒微的家族);寒穷(寒微贫穷)
-   冷清 [desolate]。如: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寒芒(使人感冷清的光芒);寒汀(清寒冷落的小洲);寒月(清冷的月光)
-   声音凄凉 [dreary;miserable]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又如:寒吟(哀鸣)
-   凋零;枯萎 [withered]
 花寒鹦鹉病,春去杜鹃愁。——张可久《小山乐府》又如:寒枝(寒冬凋零的林木)
-   谦词 [my]。如:寒第(对自己家的谦称);寒门(贫寒的人家。对人谦称自己的家);寒族(谦称自己的家族)
 
〈动词〉-   感到冷 [feel cold]。如:寒玉(玉质清冷)
-   恐惧;战栗 [fear;dread]
 若是王以十成郑, 梁氏寒心。——《战国策·秦策四》
 寒心酸鼻。——《高唐赋》。注:“寒心,谓战栗也。”
-   特指终止盟约 [end;stop]
 遂寒前盟。——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名词〉-   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winter]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犯寒暑。——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涉寒暑。——明· 刘基《卖柑者言》又如:寒暄
-   寒天 [of cold day]。如:寒照(寒天的日光);寒蓬(寒天的枯草);寒渡(寒天的渡口);寒川(寒天的河流)
-   寒夜 [of cold night]。如:寒更(寒夜的更点);寒星(寒夜的星);寒柝(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   指由寒邪引起的机能衰退的病症 [chill;cold]。如:受了一点寒
-   姓
 
 
常用词组:
- 寒蝉 hánchán
 (1) [winter cicada]∶天冷后不叫或低鸣的蝉
 (2) [a kind of cicada]∶蝉的一种,身体小,黑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翅膀透明。雄的有发音器,夏末秋初时在树上叫
 寒蝉凄切。——宋· 柳永《雨霖铃》
-  寒碜 hánchen
 (1) [bad-looking;ugly]∶形象差,不好看
 这只狗长得真寒碜!
 (2) [shabby]∶丢人,有失体面
 又没考上,寒碜死了!
-  寒碜 hánchen
 [ridicule;put to shame] 使受嘲笑或愚弄
 叫人寒碜了一顿
-  寒窗 hánchuāng
 [poor condition for learning]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艰苦的学习环境
 十年寒窗
-  寒带 hándài
 [frigid zone] 北极圈和北极之间的地带;南极圈和南极之间的地带;气侯严寒,没有夏天
-  寒冬腊月 hándōng-làyuè
 [severe winter] 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季
-  寒风 hánfēng
 [cold wind] 寒冷的北风
 寒风刺骨
-  寒光 hánguāng
 [chilling] 惨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  寒悸 hánjì
 [shiver (with cold or fear)] 〈方〉 ∶寒战;寒噤
 打了个寒悸
-  寒假 hánjià
 [winter vacation] 学校中冬季的假期,在一、二月间
-  寒噤 hánjìn
 [shiver (with cold or fear)] 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打寒噤
-  寒苦 hánkǔ
 (1) [destitute;poverty-stricken]
 (2) 受寒冻之苦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李白诗
 (3) 贫穷困苦
 寒苦的生活
-  寒来暑往 hánlái-shǔwǎng
 [as summer goes and winter comes;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指四时交替而成岁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千字文》
-  寒冷 hánlěng
 [cold] 发冷的感觉
 寒冷的气候
-  寒栗 hánlì
 [shiver with cold or fear] 因寒冷而战栗。又指因寒冷而肌肤起粟粒状
-  寒凉 hánliáng
 [cold] 寒冷、冰凉
-  寒冽 hánliè
 [cold] 极冷
 寒冽的北风
-  寒流 hánliú
 (1) [cold current]
 (2) 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寒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低,能使经过的地方气温下降,少雨
 (3) 寒潮
-  寒门 hánmén
 [poor family] 贫寒微贱的家庭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
-  寒露 Hánlù
 [Cold Dew (17th solar term)]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
-  寒气 hánqì
 (1) [cold]∶低温状况;寒性
 寒气太重
 (2) [cold air]∶寒冷的气;冷的气流
 寒气透心凉
-  寒气刺骨 hánqì-cìgǔ
 [nip to the bone] 使冷得几乎失去知觉;使感到特别冷
-  寒峭 hánqiào
 [chilly] 形容寒气逼人
-  寒蛩 hánqióng
 [cricket in late autumn] 深秋的蟋蟀
-  寒秋 hánqiū
 [late autumn] 深秋
-  寒色 hánsè
 [cool colour] 在七色光中,除绿色光外,如:青、紫、蓝等光之色,给人以寒冷感。也称“冷色”
-  寒森森 hánsēnsēn
 [chilly] 形容寒气逼人
 冰窖里寒森森的,不能久待
-  寒舍 hánshè
 [my humble home] 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
 请二位光临寒舍一叙
-  寒湿 hánshī
 (1) [weather] ∶寒冷空气和潮湿
 穿衣以御寒湿
 (2) [cold-dampness]
 (3) 病邪。致病则阻滞阳气的运行,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等症
 (4) 病证,由于湿困脾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素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可见畏寒肢冷、腹胀、泄泻或浮肿等症
-  寒士 hánshì
 (1) [a poor scholar]∶出身低微的读书人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poor people]∶贫困的人
-  寒暑 hánshǔ
 (1) [cold and warm]∶气候的冷和热
 寒暑表
 (2) [winter and summer]∶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经历了几十个寒暑
-  寒暑表 hán-shǔbiǎo
 [thermometer] 测量气温的一种温度计,表上刻度通常分华氏、摄氏两种
-  寒暑假 hán-shǔjià
 [winter vacation and summer vacation] 寒假和暑假
-  寒树 hánshù
 [evergreen tree] 常绿而生寒的树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南朝梁· 吴均《与朱元思书》
-  寒丝丝 hánsīsī
 [chilly] 形容有点儿冷
 一阵风吹得身上寒丝丝的
-  寒素 hánsù
 (1) [be poor]∶家世清贫低微
 家世寒素
 (2) [poor people]∶清贫的人
 拔擢寒素
 (3) [simple and plain]∶朴素;简陋
 寒素的院落
-  寒酸 hánsuān
 [(of a poor scholar in the old days) miserable and shabby] 形容贫苦读书人的穷困、窘态
 寒酸气
-  寒腿 hántuǐ
 [rheumatism in the legs] 受寒症状加重的腿部关节炎
-  寒微 hánwēi
 [of low station;of humble origin] 身世贫贱
-  寒心 hánxīn
 (1) [be bitterly disappointed]∶因失望而痛心
 令人寒心
 (2) [fear]∶因恐而惊心
 天下寒心,莫安其处。——《汉书》
-  寒暄 hánxuān
 [exchange of conventional greetings] 问寒问暖。今多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地气反寒暄,天时倒杀生。——白居易《桐花》
-  寒衣 hányī
 [winter clothing] 冬天御寒的衣服,如棉衣,棉裤等
 就居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  寒意 hányì
 [a nip in the air] 冷丝丝的感觉
 初春季节仍有寒意
-  寒战 hánzhàn
 [rigor;shiver] 具有肌肉收缩和痉挛性发抖,冷得全身发抖(如发烧前的寒冷)
-  寒症 hánzhèng
 [symptoms caused by cold factors (e.g.chill,slow pulse,etc.)] 中医指畏寒、不怕热、手足冷、不口渴、腹泻、脉搏迟缓等综合症状
百科解释:
            1、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2、害怕:~心。 3、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英文翻译:
poor; cold; to tremble
“寒”字组词:
包含“寒”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寒”的字谜语有:
- 
半决赛
(打一字)
- 
决赛前
(打一字)
- 
塞北冬意无尽头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