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形声:从欠、哥声。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 唱:~唱。~咏。~颂。~坛。~台舞榭。~舞。能~善舞。
-  能唱的文词:唱~。~谱。~词。~诀。民~。诗~。~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咏言。
金文字形从言、可声。「言」为用书刀记词,引申为说话,作为形符,表示义与口有关;「可」为赞同、许可,于此作为不示义的声符,表示音读。战国文字至楷书字形皆为从欠、哥声。「欠」为张口气散,作为形符,表示义与口有关;「哥」为歌曲,于此作为示义的声符,表示音读。《说文》另收有或体,从言、哥声。「言」与「欠」俱与口相关,故义类可通。在六书中,金文字形属于形声,其馀诸字属于形声兼会意。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   同本义 [sing]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狂 接舆歌而过 孔子——《论语·微子》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又如:对歌(一问一答地唱歌);高歌(放声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并击鼓);歌戏(歌唱嬉戏)
-   歌颂,赞美 [sing the praises of]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竟竭蹶而趋之。——《荀子·儒效》
 诗人歌功。——扬雄《赵充国颂》又如:歌功(颂扬他人的功德);歌思(歌颂思慕);歌叹(歌颂赞叹)
-   奏乐;伴奏 [play music]
 歌于斯,哭于斯。——《礼记》
 往往会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   又指[禽鸟]鸣叫 [chirp]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宋·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   作歌;作诗 [poet]
 夫也不良,歌以讯止。——《诗·陈风·墓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歌曲;歌词 [song]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又如:校歌;民歌;国歌;歌头曲尾(诗歌和散曲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歌味(歌曲的风味);歌儿(歌曲);歌章(歌曲。音乐一曲为一章,故称)
-   诗体的一种 [a kind of poet]。如:《长恨歌》;歌行(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歌诗(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   古用同“哥”。一指兄长;一指父亲 [brother;father]。如:歌歌(同“哥哥”。指父亲)
 
 
常用词组:
- 歌本 gēběn
 [songbook] 歌曲集
 他买了一个歌本
-  歌唱 gēchàng
 (1) [sing;chant]∶唱歌
 晚会上有歌唱有舞蹈
 (2) [paean]∶歌颂。以赞颂或好像以赞颂表达
 歌唱祖国
-  歌唱家 gēchàngjiā
 [vocalist;singer] 以唱歌为职业的人;声乐艺术家
-  歌词 gēcí
 [words of a song] 声乐作品中的词句
 平凡的歌词配上壮丽的音乐
-  歌功颂德 gēgōng-sòngdé
 [sing the praises of sb.;heap praises and eulogies on sb.] 作成歌词颂扬功劳与美德,原有褒义;但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贬义,有阿谀逢迎的意思
 歌功颂德今时事,侧听诸公出正音。——宋· 王灼《再次韵晁子兴》
 在封建时代,地主乡绅为了拍地方官的马屁,总是借老百姓的名义,送什么万民伞、歌德碑之类的东西,为这些刮地皮的官吏歌功颂德
-  歌喉 gēhóu
 [singer’s voice] 指唱歌人的音色,也指歌声
 歌喉婉转
-  歌剧 gējù
 [opera] 以歌唱为主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的戏剧
 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  歌诀 gējué
 [formulas or directions put into verse] 可以咏歌而有韵律的口诀;歌谣
 汤头歌诀(用汤药成方中的药名编成的口诀)
-  歌迷 gēmí
 [fan] 因为特别喜欢听歌曲或唱歌而入迷的人
-  歌女 gēnǚ
 [prefessional female singer] 以卖唱为职业的女子
-  歌片儿 gēpiànr
 [song sheet] 印有或抄有歌曲的纸片
-  歌谱 gēpǔ
 [music score for songs;music of a song] 歌曲的音乐符号;曲谱
-  歌曲 gēqǔ
 [song] 合乐的词曲
 谱写歌曲
-  歌声 gēshēng
 [sound of songs] 声带经头腔和喉腔共鸣产生的乐音,与说话时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长与否;唱歌的声音
 歌声飞出窗外
-  歌手 gēshǒu
 [vocalist;singer] 擅长唱歌的人
 职业歌手
-  歌颂 gēsòng
 (1) [magnify;sing in praises of]∶歌咏、颂扬[某一事物]
 歌颂好人好事
 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松树的风格》
 (2) [chant]∶以歌曲或诵唱来颂扬或赞颂
 歌颂劳模
-  歌坛 gētán
 [vocal circle] 指歌唱界;声乐界
 歌坛新秀
-  歌舞 gēwǔ
 [song and dance]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  歌舞剧 gēwǔjù
 [song and dance drama] 用歌舞的形式表演出来的戏剧
-  歌舞升平 gēwǔ-shēngpíng
 [sing and dance to extol the good times] 形容太平盛世,既歌且舞以为庆祝颂扬
 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歌舞升平起来。——《孽海花》
 淳祐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居生处乐,不知老之将至。—— 元· 陆文圭《词源》跋
-  歌啸 gēxiào
 [sing loudly] 高声歌唱
 酒酣兴到,随意歌啸。——《灌园叟晚逢仙女》
-  歌星 gēxīng
 [star singer] 演唱歌曲的明星
 青年歌星
-  歌行 gēxíng
 [a style of old Chinese poems] 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  歌谣 gēyáo
 [folk song;ballad;nursery rhyme] 随口唱出的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等
-  歌吟 gēyín
 [sing or chant] 歌唱吟咏
 到处听不见歌吟花月的声音了,代之而起的是铁和血的赞颂。——鲁迅《论睁了眼看》
-  歌咏 gēyǒng
 (1) [singing contest]∶歌颂,吟咏;歌唱
 歌咏比赛
 (2) [song]∶诗歌,歌曲
-  歌仔戏 gēzǎixì
 [Taiwanese opera] 由漳州芗江一带的什锦歌、采茶曲和鼓歌等各种民谣流传到台湾而综合成的一种戏曲。曲调以大调、背思、什念、七字调及各种哭调为主,特点是曲多白少,而且没有固定格律,表现力强
-  歌钟 gēzhōng
 [percussion instrument in ancient times] 即“编钟”,古代铜制打击乐器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 歌钟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百科解释:
            歌,是歌词在文艺学分类上的名称。入乐与否,是歌和诗的根本区别。                                                                            
英文翻译:
variant of 歌; to sing; CL:支,首; song
“歌”字组词:
包含“歌”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歌”的字谜语有:
- 
木兰无长兄
(打一字)
- 
双口吹竽幽篁下
(打一字)
- 
断粮还可饮可乐
(打一字)
- 
丁原无子收吕布
(打一字)
- 
没有哥哥,猜一字
(打一字)
- 
兄有债
(打一字)
- 
欠哥哥的
(打一字)
- 
没有哥哥
(打一字)
- 
上无兄长
(打一字)
书法展示: